金银山海拔5500米处 17岁男孩突发高反命垂一线 爱心人士协助成功施救
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
“怎么跟他说话都不回应,已经神志不清了。”回忆起国庆假期在金银山海拔5500米处的C2营地遇到的17岁男生,向导阮先生仍心有余悸。
10月15日,他向封面新闻记者还原了这场发生在高海拔雪山的紧急救援,也揭露了部分登山团队在队员突发高反时的处置漏洞。
阮先生通过手势和男孩确认救援。受访者供图
海拔5500米处发现昏迷男生 众人协助救援
阮先生介绍,10月5日上午9点多,他带着俱乐部的18名客人冲顶金银山后返程,行至海拔5500米处的C2营地时,发现有几人聚集。
“说(帐篷)里面有个小孩躺着,但是没有人去叫救援,也没有去做什么东西。”他说,当时自己安抚好客人后上前查看,发现帐篷里这名17岁男生正处于极度高反状态。
“人已经是神志不清的那种状态了。”阮先生告诉记者,他当时判断,如果不及时救治,这个男生极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。他当即采取紧急措施:给他喂可乐和葡萄糖补充糖分,“看能不能喝点东西,吃点东西,这是最关键的。”
不一会儿,这名男生恢复了部分神志,但仍然无法正常沟通交流,“他是不能说话的,他只能用眼睛看着你。”阮先生告诉记者,这时,他通过手势和男生确认需要救援队伍的帮助,并拨打了救援电话。后来还有爱心人士送来的氧气,在众人的协助下,男生最终由救援人员护送下山。
被救男孩社交平台发声。社交平台截图
留人设陪却“不会救”?救援者质疑涉事团队应急能力
和此前江苏女孩徒步丹巴党岭时突发高反半昏迷、被同行 “搭子” 抛弃的事件相比,此次金银山17岁男生的遭遇中,其所属团队留有一人在营地陪同。但阮先生告诉记者,经过他观察,这名同行者未采取急救措施,也未及时呼叫救援,“看起来像是新人,没接触过高原急救。”
对于男生所属团队的处置方式,阮先生明确表示“不认可”,他称如果碰到这种情况,无论如何要先把队员送下山。
他还表示,雪山登山绝非“有腿就行”,部分人被网络宣传误导,盲目挑战超出自身认知的高海拔山峰,而部分团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也存在明显短板。
被救男孩社交平台发声。社交平台截图
男生社交平台发声 感恩之余呼吁“敬畏自然”
不过,这场高原危机最终有惊无险。近日,这名被救助的男生还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想,“第一晚到C2营地没有一点不适,等到再醒的时候就是被救下来了。”
他说,当天早上冲顶的时候队友叫不醒自己,于是向导带着另外两名队员先冲顶,帐篷里留了一位协作来照看自己。与此同时,他也特意对救援过程中伸出援手的热心人士表达了感谢,并表示“登山一定要敬畏自然,安全回家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阮先生也结合多年高海拔登山经验给出提醒:计划登高海拔雪山的人,必须“一步一步来”,敬畏大自然;登山过程中若发现身体不适,哪怕只是轻微高反,也要第一时间告知向导或领队,“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危险升级”。
发表评论